今年以来,十堰市纪委监委聚焦群众急难愁盼,以8个重点整治项目和16件群众身边具体实事为抓手,部署开展“一街镇一实事”工作,建立“乡镇主办、部门协办、纪委督办、群众参办”工作机制,推动乡镇、街道把民生领域的“关键小事”办成百姓心头的“暖心实事”。

立足“监督的再监督”,聚焦政策执行不够、工作推动不力、上下联动不畅等梗阻问题,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深入县(市、区)调研督导,其他领导班子成员通过“一对一”谈话、召开片区会等方式,逐一提醒压实主体责任、监管责任、监督责任。各监督检查室对口覆盖督导,及时发现问题、纠正偏差,督促“一镇街一实事”逐项落实、抓出成效。图为十堰市委常委、市纪委书记、市监委主任聂汉平深入竹山调研督导民生实事工作。

以“民声”定“民生”。坚持“切口小、覆盖广、落点实”原则,多渠道收集群众诉求,依托“12345”热线梳理高频问题、分析群众信访台账、汇总政务服务“好差评”差评事项、收集巡视巡察移交问题,精准确定130项“一镇街一实事”,实现从“群众期盼”到“实事清单”的精准对接。图为丹江口市纪委监委对群众反映的民生问题进行大数据分析,梳理出500多条高频词、热力图,精准锁定群众反映最为集中的20项民生实事。

各县(市、区)纪委监委全程跟踪问效,坚持“周调度、月会商、季通报”,建立项目监督台账,督促相关职能部门、乡镇街道积极履责,推动形成同向发力、同题共答的工作合力,确保实事不仅“选的准”,更能“办得成”“办得好”。图为房县纪检监察室会同相关派驻(出)机构,按照时间节点定期与联系乡镇“对账”。

竹山县纪委监委将“一镇街一实事”纳入监督“一清单两台账”,督促乡镇党委书记“挂帅出征”对实事项目的选定、推进、成效负总责,及时破解推进中的“卡脖子”问题。图为竹山县上庸镇党委书记带队,深入查看饮水点的水源地保护情况、供水设施运行状态,仔细询问日常管护机制与水质监测频率。

茅箭区纪委监委采取“室组地”联动监督模式,对准民生实事全链条,将承担项目审批、资金拨付、质量监管、竣工验收等关键职能部门列为监督重点,采取“纪检监察组嵌入监督+乡镇纪委日常巡查”的方式,常态化检查县直单位支持乡镇民生实事工作情况。图为茅箭区五堰街道纪工委干部对夜市改造项目进行回访。

治理成效好不好,群众才是阅卷人。各县(市、区)纪委监委通过满意度调查、随机测评、定期回访等方式,及时发现解决“一镇街一实事”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,以便调整方式、改进工作,真正把好事做到群众心坎上。图为竹山县纪委监委召集村民代表对“一镇街一实事”落实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。(十堰市纪委监委)